张正河:中国乡城人口迁移【转】
*本文转自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网站,如有不妥,请联系删除。
——————
10月21日,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“纪念农村改革40周年研讨会”在东区图书馆报告厅召开,张正河教授在会上做主题报告。以下为全文实录:
各位老师好!前面都说了钱的问题。我现在讲人的问题。40年农村改革,跟中国农民关系非常密切,我从四个方面给大家交流一下。
第一方面,天则需要遵守。什么是天则呢?天则就是规律。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,加速城镇化就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。今年是40年改革,我想在座的各位都知道这么一个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。红手印,“红宝书”“血印”是保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(国家博物馆)非常宝贵的镇馆之宝,这是凤阳县长当时给我拍的照片,就这么一个东西,40年前拉开了中国农村的改革的大幕。怎么拉动的?三个阶段,很多领导做了很多解释,我从农民的角度做三个方面的介绍,农民的贡献非常大。
第一阶段,联产承包责任制,仅仅一个制度变迁,就解决了中国吃不饱饭的问题。1985年,中国出现卖粮难,粮食多到吃不完。这一个阶段是农民造田。
第二阶段,原来每天干活儿还不吃饱,现在干半年粮食多的吃不完。因为没有粮票,又不让到城市,于是勤劳的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开办了乡镇企业。短短10年左右的时间,到1995年的时候,乡镇企业在整个中国工业有半壁江山,占51%。所以全世界惊异,工业化可以这样搞?理论上讲,工业化应该集中,必须集中,必须聚集。中国搞了“村村点火,户户冒烟”,分散式的工业成功了!后来证明这种工业模式对环境的危害很大。这一个阶段是农民造厂。
第三阶段,刚才几位专家讲到,到1993年,中国很多地方取消了粮票。农民开始想,不需要粮票可以在城镇生活了,为什么还在家门口干呢?。因此从这一年开始,每年走出农村进城的人数从每年100万,200万,500万,1000万,到1500万。平均起来,每年1000万的净流出量。那么这30年时间乘以1千万约3个亿。刚才柯(炳生)老师讲2.8个亿,这个数据是吻合的。这一个阶段是农民造城。所以如果说中国这40年发生什么变化了?最大的社会变迁就是这么一个事件,就是由一个农业人口为主的社会转变为城镇人口为主的社会。
咱们农业领域同志经常说,没有粮食,你什么都做不成。所以没有富足的粮食,不可能有第二产业,第三产业。太清楚不过了!太正确了!但是现在我还要告诉大家,综合部门的同志经常说,没有现代化的工业,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和农村。这句话对不对?完全正确。这是一个规则,这是一个规律,这是个天则,不遵守不行。
大家看一看,这是美国、英国、德国、法国、澳大利亚等的城镇化率。凡是发达国家都超过了70%,哪怕是在亚洲,有人说,中国和美国不一样!跟日本一样。好,看看日本城镇化率,91%,看看韩国的城镇化有80%,哪个国家没有进行城镇化?所以中国的城镇化,仍然是中国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总规则。好,这是第一句话,天则不可违背,现在还要进行城镇化。
第二方面,在城镇化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宏观的研究。我作为首席主持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,我们不仅做最基本的、宏观的数据分析,我们还做了非常非常细致的村庄研究。对有代表性的村庄,一个村、一个家庭、一个人地访调,这个村当年有800人,38年间生生死死,来来走走,现在户籍人口1349人,但村庄留有810人。走了539人。怎么走的呢?我们重点分析每一个家庭,每一个人哪年走,去哪,在哪块结婚了,生了孩子,从哪里回来,等等,我们仔细研究。我们用一个很好的方法,设计了圈层分析和序列分析。我们是这样分析的,从全国角度讲,仍然是从乡村到镇到城市的格局,我们用了连续3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。那么总体规模是省际迁移规模越来越大。这就是我们做的小图,1990年的时候,全国的城镇迁移不明显,地区之间不明显。从图形可以看出,东北从改革开放这么一段时间,实际是慢慢衰败的。你看这就是迁移人口比较大,红的地方是迁徙人口比例比较大的地方。到2000年的时候,新疆、西藏这个地方流入很多,一是游学生,考学方便。二是西部振兴。你看看流出的,这就是流入的量,有些地方跟考学等社会因素有比较大的关系,有些地方跟经济因素有很大的关系。
再来看全国各个省和省之间的人口迁移关系。往广东这个地方,湖南是最多的。四川是第二多的,广西这就是全中国14个省份大量的往外流动,浙江是大规模的流入省。去浙江的最多的就是安徽的。人口大省河南省走出去的方向很多,当然北京是20多个省净流入地,这就是把全国所有的各个省份跟省份之间进和出,从地理坐标、空间信息上做非常详细的标注。仔细看的话,粗线条就是流出流入多的省际关系。这个数据我觉得非常非常系统庞大,也非常非常有效。1990年不明显,但是到2000年的时候,非常非常粗。到2010年更粗,中国大量的人口往这几个地方去,这是非常清楚的。
上面讲的还是对四、五、六普数据研究。现在村的调研之后,更有意思了。调查了河南省某一县,这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的县。那么对两个村,3000人左右进行仔细的调查,我们一个一个找,退休的一个一个找。找完之后我们把村庄每一个迁移的人口都能够找到来源去脉。之后我们参照金融上的货币研究方法,M1、M2、M3,做一个嫁接,我们把迁移的人口分为四级,分别是:
第一种迁移,就是像我一样,迁出了。整个户口,全部过去,M0。
第二种迁移,户口没有迁过去,但是全家定居那边。现在很多打工的,M1。
第三种迁移,户口没有迁过去,但是一个二个人定居那边,M2。
第四种迁移,没迁户口,也没定居,在外工作6月以上,M3。
我们把这个村庄的M0、M1、M2、M3仔细分析之后,这个结果出来了。这个图,有这么几种。一开始就是兼业化、非农化、变成城镇化、准城镇化,最后市民化。那么有好几个问题,户籍的变化问题,这是家庭人口的状态,这是一个一个跑过去的状态,所以把整个的过程做了一个分析。这两个村子的调查结果,现在这个农村仍然还有810个人。但是这个村户籍1300多人。
这个村庄每个人在哪个位置上我们都很清楚,走了哪个省我们也很清楚。有些农民从小村直接到北京等大城市,但是大部分的农村迁移到小城镇,再升迁到省城,但是也有退回来的,从市里回到镇里。农村人口迁移有很多反复。
第三方面,农村人口怎么从村庄迁移出去的呢?拿一个事实给我做铺垫,一个优秀的学生“偶然”机会来到中国农大来读研究生,结果这个学生的校友同学越来越多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这就是社会关系,人情关系,社会网络。我们把这个社会网络在农民流动过程当中分成六个级别:直系,配偶,堂系,嫡亲和亲人关系,以及地缘关系。它的重要度不一样,总共流出去这么多人,人和人之间的关系,其他的夫妻俩,兄弟俩,父子俩比较多。到2016年的时候已经达到这个水平。总共流出去539个人,大部分都有相互的关系。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架构。新疆去了大概有60多人,就是因为建设兵团,从那个村庄地方招了几个军人,退伍复员之后,就留在那里工作了,之后就有更多的亲戚去,所以说从区域角度来讲,这个A村是581人,B村是539个人流出去农村。在B村流出的人里面,539个人当中,到郑州的,到昌吉的,到其他地方很少,考上大学进入城市的比较分散,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社会网络关系。
在迁移这件大事上,人情关系,社会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。我们把非常详细的资料整理之后已经发表出来了,就在CAER杂志上发表,突出我们的观念;但是数据和方法,非常详细的技术,我们已在《农业经济问题》上第三期发表。
最后,我给大家做一点讨论。刚才我讲的是农村人口往外走的过程,但是乡村振兴政策出台后,很多人认为。乡村振兴需要农村外出农民工更多回来建设乡村。但是我认为,前面已经表达,城市化是方向,走出去是大方向。现在我国在城镇生活工作的,有户口的,没户口的,定居的,没定居的,加在一块只要超过6个月以上的,我们都认为城镇化,目前只有60%。日本91%,韩国80%多,中国现在城镇化还没有到位,我们一定要认清这么一个基本形势。
农民不会回来,原因很简单,收入差别太大,农民(感觉)在家务农很不体面。我认为现在(农民收入)能够达到城市打工收入的43.7%,就体面了。因为走的人越多,农村的收入会提高。因为经营的土地也会增加,所以受教育的年限也会提高,在返乡这些水平比较高的人再回去,再拉升教育年限。所以说总体上讲,我们今后农民收入跟城乡之间收入的比例会拉高,会达到59%。
国际上达到1:1.5,我们中国现在达到1:1.7,我觉得就非常体面。这个时候,两个地方收入(各种因素折算后)等高线一样。我们目前没有达到43%,国际的标准是59%。那么国际上最好的城乡收入差距应该是1:1.5-1:1.7。到这个年代,到这个时候,农村人口单向向城镇化流动的格局就会变化,就会减少。中国城镇化率达到70%-75%,全国的数据现在没有达到,但是部分省份,部分省市已经接近这些数据。比方说我认为中国比较好的省像浙江、江苏等省市的城乡差别,已经低到了1:1.7。在江浙一带,也许经营一片农场是最奢侈的最好的生活方式。而全国是1:2.72。甘肃和贵州是1:3点多。所以说这种状态,现在仍然往外走,但是也许未来不是那么回事了。
回家的人都是什么人?失去劳动力回家的,工商业疲软短期回家的,乡村振兴力度比较大,寝具(?)吸引回来的,能人看到商机主动回来,但是我告诉大家,总体上这个比例不会很高,也不应该很高。因为刚才讲的,天则。如果这了乡村振兴的目标,当地省委省政府认为把人弄回去才是乡村振兴,我认为这是祸害。这对中国农村发展,对国家发展都是不利的。所以更多人还得往外走,少数一懂二爱农业的精英搞农业现代化+兼业者搞传统特色农业,搞农业产业发展,带动农村繁荣就行了,谢谢!
——END
会议其他专家发言:
本文转自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网站:
http://cem.cau.edu.cn/art/2018/11/7/art_3114_595249.html